2025年6月18日
你我同去 路得記 1章 「路得說:『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!你往哪裡去,我也往哪裡去;你在哪裡住宿,我也在哪裡住宿。你的國就是我的國,你的神就是我的神。』」 -得 1:16 幾年前,埃裡卡的母親因癌症去世。她的母親是斯蒂芬妮的姐姐,因此斯蒂芬妮是埃裡卡的姨媽。儘管失去了至親,這對姨甥的關係卻比一般親屬更加親密。她們一起做飯,共進晚餐,幾乎每週日都會從密西根前往芝加哥參加崇拜。 在埃裡卡和斯蒂芬妮加入我們教會的那個主日,我們誦讀了路得與拿俄米的故事,特別聚焦於那句「你往哪裡去,我也往哪裡去……你的國就是我的國,你的神就是我的神。」路得與拿俄米曾共同經歷深重悲痛,就是路得亡故的丈夫,正是拿俄米的兒子。但她們選擇相互扶持,在拿俄米的故土伯利恒尋找新的生活時,攜手面對悲傷與未知的前路。 苦難往往讓人驀然醒悟:「原來這就是神為我預備的家人。我可以選擇沉溺苦毒,也可以與神所賜的同伴攜手走向治癒。」有些喪失永遠無法彌補,但神總會開闢新的機遇和恩典,給予安慰、盼望和陪伴。我感恩拿俄米和路得有彼此相伴,正如埃裡卡和斯蒂芬妮一樣。 神預備了哪些帶著恩賜與陪伴的同路人進入你的生命中? 禱告 主啊,求祢在哀傷中引導和安慰我們,以恩典與愛幫助我們彼此扶持。奉耶穌的名,阿們。
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. 2025年6月17日
手足與摯友 箴言 17章 「朋友乃時常親愛,弟兄為患難而生。」 -箴 17:17 自我呱呱墜地,哥哥便相伴左右。兒時我們結伴上學,遷居芝加哥後,更成為彼此的依靠。我永遠難忘二年級轉去新學校時,校車司機在開學第一天將我們送到錯的車站。當時我以為我們永遠都回不到家了,哥哥卻沉著冷靜,他找到可信賴的人,最終帶我們平安回到了家。 哥哥特別在我艱難的時刻扶持我,打架時,他會保護我。我們雖偶有爭執,他始終是我最堅實的後盾。我的小妹同樣對我不離不棄,尤其在我成為年少兒子的單親爸爸那段迷茫歲月時,她堅定與我們同行,用陪伴祝福我們。 《聖經》記載了諸多兄弟的故事,有相爭的,也有相守的。正如《箴言》第十七章17節所言:「朋友乃時常親愛,弟兄為患難而生。」我感恩上帝賜予我同經風雨的兄弟姊妹。 你可有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?或情同家人的摯友?此刻不妨停下腳步,為這些生命中的同行者獻上感恩。 禱告 天父啊,感謝祢賜下手足之情,讓我們共同經歷人生甘苦。求祢以愛、忍耐與體諒澆灌這些關係,使我們活出祢所賜的合一與恩典。阿們。
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. 2025年6月16日
家族敘事 出埃及記 13:3, 14-16 「日後,你的兒子問你說:『這是什麼意思?』你就說:『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我們從埃及為奴之家領出來……』」 -出 13:14 我的岳父常講一個故事:他的祖父從挪威歸來時,竟將新鮮鮭魚裹在報紙裡貼身藏著,只為讓家人嘗到故鄉的美味。他這個舉動,以及反覆講述這個舉動,都具有一種力量。家族故事編織著記憶和價值觀,塑造著家族的身份。 在羅斯蘭基督教事工的崇拜中,見證佔着重要的地位。我們藉此述說神的恩典、供應與信實。藉著見證,向眾人顯明神在我們生命中持續的工作。這些見證之所以有力,在於它們既彰顯個人生命的轉變,也提醒整個群體:神永不失信。 在舊約時代,敘事是培育神子民信心的核心。神常用拯救行動來宣告自己:「我是耶和華你的神,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。」(出埃及記2:2)而以色列民每年守逾越節時重述這個故事,為的是紀念神的救贖。這種反覆的講述,塑造了他們作為神選民的集體記憶。 你的家族或群體中,有哪些故事在不斷提醒「你是誰」?有哪些關於神信實的故事需要被反覆講述,來堅固你作為基督門徒的身份? 禱告 主啊,幫助我們不斷傳揚祢信實的故事。願我們共同記憶中,祢的恩惠與慈愛成為激勵與力量,使我們對祢的信靠日益加深。阿們。
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