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9日
使徒行传19章18-22节
那已经信的,多有人来承认诉说自己所行的事。平素行邪术的,也有许多人把书拿来,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。他们算计书价,便知道共合五万块钱。主的道大大兴旺,而且得胜,就是这样。这些事完了,保罗心里定意经过了马其顿、亚该亚,就往耶路撒冷去;又说:「我到了那里以后,也必须往罗马去看看。」於是从帮助他的人中打发提摩太、以拉都二人往马其顿去,自己暂时等在亚细亚。
思想:
那些信了真道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些改变呢?公开再众人面前焚烧书籍,带来什么意义呢?
当人面对圣灵的感动,内心最具体的反应就是坦承自己的罪过,引导他回到上帝的面前,这是圣灵的力量所带来的。无论如何,当日发生的事,实在有助於基督徒的思想,从异教薰染中被炼净。信徒并不是一日之间变得完美的,异教思想和纯正的信徒经历,会同时发挥势力。总有一天,信徒会觉悟,必须承认犯罪的行径,若能把试探的根源拔掉,正如这里的例子,那就更好了。以弗所由保罗带领信主的人,体会他们仍信奉的异教邪术是无用,并且是罪恶的。於是,他们把一向依附的邪术书籍和符咒秘方,公开清除烧掉。
以弗所人这类废书具有特别神奇的地位,以致凡魔术书都被称为「以弗所书信」呢。这堆废物价值可不菲,相当於五万个工人的一日工价,从这个数字也能估计到,以弗所的迷信或巫术多么猖獗。在公众面前焚烧书籍,是公开表明排斥书中内容的行为。保罗在以弗所的事工非常成功,神的道得胜兴旺,人从巫术中得到释放。不过,以弗所的故事却仍未完结。
保罗不但要去耶路撒冷,更有意往罗马去。说准确点,他想去看看罗马,不是游客式的「不见黄河心不息」,而是深知一生的标竿,顺服父神的旨意那样「不去不成」的催迫。当时罗马已经有好些信徒,保罗很想去探望他们,而他去罗马的最终目的,是想前往更远的西班牙去。西班牙是罗马帝国极西的疆土,保罗是为了完成往「地极」见证基督的使命。保罗的愿望蒙主的允许,可是他后来去罗马,经由一条他从来没计划过的道路,且是以囚犯的身分去的。保罗派两名同工先去马其顿,好安排他的行程。保罗并不是被底米丢及同僚用诡计赶出以弗所的,他离境的计划早有筹算。
当复兴来临时,不只有神迹奇事,更重要的是神的道被传扬出去。不但传扬出去,是大大兴旺,而且得胜。神的道可以得胜世界,可以得胜仇敌,可以得胜一切黑暗权势,因为神的道带著属灵的权柄能力。很多人宣讲神的话语时,只是用理性的分析,用辩证法的理论,其实理性的分析一点不能叫人心折服,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,知识只是叫人自高自大而已,不但叫那些不信的人自高自大,还让我们的心也远离神。今天我们需要悔改,因神的道真的带著改变生命的能力,也带著改变社会的能力。
同心祷告
恳求圣灵复兴我们,让我们渴慕你的话语,并高举你的名,使人的心折服,使社会、国家得以改变。奉耶稣得胜的名祈求,阿们!
2025年7月17日
使徒行传19章13-17节
那时,有几个游行各处、念咒赶鬼的犹太人,向那被恶鬼附的人擅自称主耶稣的名,说:「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敕令你们出来!」做这事的,有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。恶鬼回答他们说:「耶稣我认识,保罗我也知道。你们却是谁呢?」恶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们身上,胜了其中二人,制伏他们,叫他们赤著身子受了伤,从那房子里逃出去了。凡住在以弗所的,无论是犹太人,是希腊人,都知道这事,也都惧怕;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。
思想:
你曾经奉主的名作甚么?你有些甚么体会呢?
有几个游行各处、念咒赶鬼的犹太人,向那被恶鬼附的人擅称主耶稣的名,他们想试探耶稣的名字有何能力。他们认为基督教也是一种宗教,耶稣是众多偶像之一,这是极邪恶的罪;他们毫不关心神迹的掌管者或神迹的目的,只为满足自己的情欲和好奇心,而呼叫耶稣的名字。
擅用这方法的犹太人中,有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。可是从来没有一个祭司长叫做士基瓦的,他可能是大祭司家族中的一员,或许他擅取这名衔来提高身份,用来迷惑外人,正如现今有人喜欢自称我爸是某某、又挂上甚么「博士」「教授」等名堂一样。当时许多人相信疾病、被鬼附,都是巫鬼的侵袭,巫术属於正常的职业,他们相信巫术士叫出更强的鬼的名字,就能把已附身的弱鬼驱逐。可惜,他们的企图失败了,那人身上的恶鬼承认知道耶稣,也认识保罗是奉这名行事的人,但却挑战他们,质问他们有何权柄用这名字。不但如此,那人在恶鬼控制下,竟然以暴力袭击他们,叫他们急速窜逃,狼狈得连衣服也顾不了。
这故事和其他类似的事件,流传在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地域,在迷信的民众中引起恐惧,也带来对主耶稣的称扬。在当时的环境下,许多人被迷信箝制,基督教传播的唯一方法,就是要彰显出耶稣的大能,远超过鬼魔。虽然当时因此信主的人,仍然会被昔日的迷信思想影响,教会需要花许多时日,把他们对神的观念炼净,清除了异教的思想模式。即使今日的教会被哲理或是引入歧途的思想,影响对神的观念。因为这件事,福音事工在以弗所得到很大的助力。这说明了一件事:有圣灵工作的地方,邪灵的挑衅也会越强。相对的,福音的阻力越强,得到的成果也越好。因为圣灵工作,在以弗所的福音事工有很好的成果,但是接下去就知道,保罗他们又遇上了暴动。
黑暗的权势认识谁是真正属主耶稣的人,我们在人面前『所作』的,必须是出於我们在神面前『所是』的,才有属灵的价值。一个真正属灵的人,连撒但也认识他,并且惧怕他。魔鬼不但认识属灵的实际―「耶稣我认识,保罗我也知道」,并且也能看穿属灵的假冒―「你们却是谁呢?」我们在属灵的争战中,切忌虚假。除非我们能把基督彰显出来,否则我们在教会中的地位就算是甚么『长』或「领袖」,魔鬼并不怕我们。
耶稣的名何等有权柄和能力,甚至有人假冒他的名做事,立刻就被攻击。可见耶稣的名是至高至尊的。可惜,我们常忽略了主名的重要,「奉主名」只是祷告结尾语助词而已。主的名非常宝贵,奉主的名向神祈求,要有真实的信心,就能带出主的同在和医治,也能带来赦罪的救恩。当我们奉主名祷告,人要回转归向神,也能带来合而为一的心,可见得主的名非常重要,每一次我们奉主的名祷告,都必带来能力和结果;也要相信主所赐的权柄,主既然吩咐要奉他的名祷告,因此每当我们奉主名祷告,天父必定垂听。
同心祷告
主,感谢你,把你的名赏赐给我们。帮助我们懂得怎样正确运用你的名,在属灵的争战中,靠你的名来得胜。奉耶稣得胜的名祈求,阿们!
2025年7月15日
使徒行传19章8-12节
保罗进会堂,放胆讲道,一连三个月,辩论神国的事,劝化众人。后来,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,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,保罗就离开他们,也叫门徒与他们分离,便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。这样有两年之久,叫一切住在亚细亚的,无论是犹太人,是希腊人,都听见主的道。神藉保罗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;甚至有人从保罗身上拿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,病就退了,恶鬼也出去了。
思想:
推喇奴的学房是甚么地方?保罗怎样去传扬主的道呢?给你甚么提醒呢?
保罗在以弗所的首阶段工作,是与一小撮人相聚,教训他们。之后,保罗开展第二阶段工作,就是向整个犹太人社区传道。当地犹太人显然对保罗有好印象,容让保罗在会堂讲道达三个月。最后,有些不信的人反对保罗,他被迫停止会堂的工作。保罗积极地改变策略,就是将接受福音的信徒,从犹太人的会堂中带出来,转到「推喇奴学房」去聚会。这个学校很小,只是仅仅能容纳得十几个人的一间小屋。推喇奴的学房是推喇奴讲学的地方,这里并没有说明「推喇奴」是指谁,或是甚么背景,很可能是一所传授哲学思想的场所。比较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「天天」两字,有些抄本加有「午初至申正」,即是中午11时至下后4时,在以弗所城,这段时间是休息的,因为天气炎热,没有人会喜欢在这段时间上课,所以才可以腾空学房让保罗讲道。这表明这里的人心对福音的渴望,他们喜欢听保罗的讲道,不会因为天气闷热而却步。保罗在这里的福音工作持续了两年,福音也就是这样子传出去的。
保罗在以弗所这个新的据点努力传道,一切住在四围邻省的人都听见福音了。保罗可能独自出外作工,又有同工们合力在邻近地方传福音。保罗第二次布道曾短期逗留以弗所。现在是第三次旅程,他在以弗所停留约三年,用以弗所为中心,与他的同工例如以巴弗等,将福音遍传亚西亚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里没有说保罗行这些奇事,却说上帝藉著保罗的手行这些事。神叫保罗在以弗所彰显了「非常」的能力,甚至他身上的物件都可以治病。到后期,神却没有让保罗行同样的神迹,就是保罗的同工生病,神也没有让他用神迹医治。可见神迹不是经常发生,也不是照著人的喜欢要有便有,而是照神的旨意施行。从保罗的事奉中,似乎看见了耶稣事奉的模式。保罗一方面在会堂和推喇奴的学房讲道,一方面为病人医治祷告。甚至有人从保罗身上拿手巾、围裙放在病人身上,病就退了,恶鬼也被赶出去。
马太福音讲到在大使命,主吩咐门徒:「要将我所吩咐的,都教训他们遵守。」马可福音讲到主的使命时,表明:「手按病人,病人就得医治。」马太福音强调的是传神国的道,马可福音强调的是手按病人,病人就得医治。耶稣将这样的使命传承给我们,不但他自己传神国的道、医治病人,也将这个使命交给自己的门徒。保罗领受主的使命,也承受主的能力,在他的事奉中,一方面在会堂放胆讲道,另一方面靠著圣灵大能,行了非常的奇事,甚至把手巾放在病人身上也都得医治。但是我们需要明白,医治的主权在於神,我们的责任,乃是作顺服的器皿,让主的能力透过我们,流到别人身上。我们需要做的,就是按照神的吩咐,传神国的道,并且按手在病人身上,相信圣灵会亲自在这些人身上工作,按照神的主权来医治、赦免。
同心祷告
主,感谢你让保罗成为我们的榜样,求你将权柄能力赏赐给我们,传扬福音时,使用你的权柄能力,将人从黑暗的权势中释放出来,一切荣耀都归给你。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