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日
使徒行传18章1-4节
这事以后,保罗离了雅典,来到哥林多。遇见一个犹太人,名叫亚居拉,他生在本都;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,新近带著妻百基拉,从意大利来。保罗就投奔了他们。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。保罗因与他们同业,就和他们同住做工。每逢安息日,保罗在会堂里辩论,劝化犹太人和希腊人。
思想:
一个献身传道的人,他最为需要的是甚么呢?岂不就是好的同工伙伴吗?你是谁的好的同工、好伙伴呢?
保罗从学术之城的雅典,来到这个商业大都会哥林多,所见气氛大大不同,这里庙宇林立,信仰混杂。保罗到了哥林多,大得鼓励。首先,他遇到一对信主的夫妻,亚居拉和百基拉。亚居拉原籍本都,却是罗马居民,罗马皇帝革老丢在主后49年曾经下旨,命犹太人离开罗马,亚居拉夫妇与保罗同往以弗所,后来又回到罗马,他们的家是信徒时常聚会的地方。
保罗家乡所在地基利家省,以产毛织帐篷、地毡、窗帘及斗篷等闻名。犹太人的律法教师必须义务服务公众,因此必须有一门养生的手艺。保罗自幼学习织造羊毛,现在与亚居拉夫妇同住,一同以制造帐棚为业。犹太人的传统,不仅要给后代留下传统或遗产,还要给后代传授一项技艺,以维持生计。保罗制造帐棚为业,他从未认为用双手劳动是卑贱的,认为靠辛勤得到饮食是理所当然的,要感谢著领受。尽管保罗有权接受他自己建立的教会为他提供生活资金,但为不使信徒感到接受福音是「受累」,就宁愿自己劳苦忙碌。传道者不被生计左右,热衷於使命,必能带来极大的影响。保罗除了信徒自发、真诚的帮助,从不接受别人的资助。保罗与亚居拉百基拉同住,与他们一起工作,供应自己的需要,又可享受信徒相交之乐。同时,开始了传道的工夫,亚居拉百基拉也自然同工了。如往常一样,保罗利用会堂的集会,为基督的道理分辩。这次在犹太人和参加会堂的外邦人中,布道的工作相当成功。
神为保罗预备了同工,亚居拉和百基拉为平信徒,又是制造帐棚为业。神的国度不但需要全职事奉的人,更需要带职事奉的人,所以千万不要轻看自己的地位,神的计划要透过你,将他的爱传给周围的人。百基拉和亚居拉是平信徒事奉最好的榜样。这对夫妇排名也很有意思,永远是百基拉先、亚居拉后。这对姊妹而言,是很好的榜样,应当起来事奉,不要小看自己。事实上在现今世代,神要兴起姊妹来事奉,所以不要胆怯,要勇敢事奉神。
好的福音同工,能帮助传道者建立坚定的献身传道使命感。如果要认真分析保罗为甚么会这样尽心、尽力投入福音事工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就是他遇到许多很好的福音工作伙伴。他最先遇到一位好的伙伴—巴拿巴,后来,与西拉有很好的合作,又遇到提摩太、路加,现在他在哥林多城,遇到了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妻。正如保罗写给罗马教会的书信中提到,这对夫妻确实在他的传道工作中有美好的配搭。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,就是因为遇到这些非常好的传福音同工,令到保罗遇到迫害、阻挡、毁谤时,依旧能坚持信念,在福音事工上勇往直前。换句话说,这些福音事工的搭档,是保罗在献身传道的使命上,坚定的背后主力。
同心祷告
主啊,感谢你不断带领我们前进,也为我们预备了许多好同工。让我们珍惜每个与人同工的机会,也让我成为别人的好同工,让主的荣耀透过美好的配搭显明出来。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!
2025年6月28日
使徒行传17章29-34节
我们既是神所生的,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、心思所雕刻的金、银、石。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,神并不监察,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。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,要藉著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,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,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。」众人听见从死里复活的话,就有讥诮他的;又有人说:「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!」於是保罗从他们当中出去了。但有几个人贴近他,信了主,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,并一个妇人,名叫大马哩,还有别人一同信从。
思想:
保罗的信息重点是甚么?不同的人对这信息的不同反应,给你甚么感受呢?
保罗用最简单的方式,使雅典人明白,真正的神是创造生命的神,他将会对一切受造的人发出审判,因此,人要悔改,才能在上帝审判中,领受生命复活的恩典。这恩典是在信靠耶稣基督里面得到的。保罗逼切呼唤他们悔改,因为神已定了审判世界的日子。这审判是公义的,要藉「他所设立的人」来执行。这说法相当特别,因为通常会强调审判者的威荣,这样表达,是要引入下一句,说明审判已是确凿、无可变更的事实:审判者已经委任好了,他已藉神从死里复活了。
保罗证明耶稣是被立的审判者,耶稣复活带来了新的身份,被高举为主,因此有审判权柄。保罗这些话触动了听者的讥诮,希腊人虽然相信灵魂不死,但是他们拒绝接受肉身的复活,他们觉得肉身是属世罪恶的。对外邦人来说,不单十字架是愚拙的,复活也是愚拙的。
保罗回答了许多人常问的三大问题:第一个问题,人从哪里来?第二个问题,人在这里做甚么?第三,人往哪里去?首先,保罗确切地说,神从一本造出万族,换句话说,人是神所创造的,人不是由猴子猿人变的。其次,人在这里做甚么?保罗说我们的年限与疆界,都是神设定的,我们的生活、动作、存留都在乎他。神真是赋予生命意义的主,我们在地上生活的目的,就是要荣耀他。第三,我们到底要往哪里去?保罗清楚地说,将来有一天要面对审判,耶稣就是那将来要审判的主。你我都要站在审判台前,圣经清楚告诉我们,信耶稣的要得永生,不信的要承受永远的灭亡。
「审判和复活」是基督教信息非常重要的内涵。我们确信有审判,审判的主权不在人自己,而在上帝。复活乃是上帝最奇妙的创造和神迹,在耶稣基督的身上,我们看见生命的希望—复活。保罗的生命改变,就是因为看见复活的耶稣基督。因此,复活乃是在告诉我们:生命会改变,从死亡当中重新开始,可以超越死亡,可以胜过死的威胁。而这种复活的力量,不是来自人的思维,更不是来自人的作为,乃是来自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救赎。
同心祷告
主,求你感动众人敞开心来领受,确认你是我们的创造主。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,让众人回转归向你,经历你的真实。奉耶稣的名祈求,阿们!
2025年6月26日
使徒行传17章22-28节
保罗站在亚略•巴古当中,说:「众位雅典人哪,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。我游行的时候,观看你们所敬拜的,遇见一座坛,上面写著『未识之神』。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,我现在告诉你们。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,既是天地的主,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,也不用人手服事,好像缺少甚么;自己倒将生命、气息、万物,赐给万人。他从一本(本:有古卷是血脉)造出万族的人,住在全地上,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,要叫他们寻求神,或者可以揣摩而得,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;我们生活、动作、存留,都在乎他。就如你们作诗的,有人说:『我们也是他所生的。』
思想:
如果你「看见满城都是偶像」,会有甚么感受呢?怎样表明你的信仰呢?
保罗到雅典时看见满城都是偶像,心里著急,他那份充满催迫的心情,并不是纯粹因为面对异教势不可挡的辩道,等待西拉和提摩太赶来坐阵;而是看到在拜偶像风气中,其实是一颗颗空虚的心、渴慕寻找真神。於是保罗把握时机,直接对雅典人宣告,父上帝就是那创造全地万族的神,早已把渴慕永生神的心安置在世人里面,神一早定准他们接受福音的年日,神已经临近,正正就是他们寻求的那位!
保罗一开口先夸赞雅典人敬虔拜神。这话可以是正面的用意,也可以是贬抑的说法。保罗很可能是存好意的,为要铺路以得听众的注意。雅典人尽管怎样敬虔拜神,事实上却迷信透顶,并不认识真神。保罗知道雅典城已陷於偶像崇拜,就将论点集中於认识真神,向有学问的听众讲道。保罗讲到神是万物的创造主、保存者,描述所有人为一位父神所造,借此打消雅典人的傲慢。庸俗的宗教认为神需要居处和饮食,所以为神建造寺庙、献祭。上帝根本就不需要人为他造居住的地方,因为整个宇宙就是上帝的居所,也是他工作的地方。
上帝确实不会住在人的手所建造的居所,因为以人这么微小的力量,怎能为上帝量身建造殿宇呢?不可能。人想用自己的手所造的,将上帝「关住」、「限制」住,但结果总是失败,因为上帝不是人的手造出来的,真正的上帝是创造宇宙万物的,整本圣经都在诠释这个信息。保罗指出上帝怎样创造人类:从「一本」就是指从亚当,为人类的始祖。神作这一切的目的,是叫人寻求他,为要「触摸」得著他,这句似是希腊哲学用语,说到追寻真实或神圣的哲理,却没有成功的确实盼望;「揣摩」表示人在黑暗中摸索寻找神,他其实很近,人却要摸索,表示人在罪中的败坏,无法找到神。我们所信的神创造的真神,而其他宗教,都是人在患难中寻找神,从生老病死中,无可奈何地寻求答案。既然神是创造天地的主,就表明他有计划,表明人活在地上不是无可奈何,也不是人死如灯灭。你来到世界不是偶然,神在你身上有计划、有目的。现在很多人之所以找不到生命的意义,乃是因为远离了这位创造的主,受造物只有来到创造者面前,才能发现自己被创造的目的;同样,人之所以失去生命的意义,常是因为与这位创造主脱离。神乃是创造的主,是赋予我们生命意义的主,只有与他连结在一起时,才可能找到生命的意义,寻找到真正的自我。
使宣教士冲破不同历史、民族、文化、地域或政治等复杂因素所产生的困难,就是出於这种「永生已存世人心里」的属灵触觉,以致他们有信心,克服种种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张力。关心差传的弟兄姊妹都有这种属灵触觉吗?保罗就把这种属灵触觉向陌生的雅典人宣告,语重深长地说:其实神离「我们各人」不远。这段经文提醒我们,无论别人与我有多大的地域或文化差距,但神已临近那些寻求他的人。我们可从另一个角度问:他们与我又有多接近呢?
同心祷告
主,面对这个末世,人心难免旁徨虚空,求你赐我们属灵触觉,叫我们把握时机,向世人传扬得救的福音。奉耶稣得胜的名祷告,阿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