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9日
使徒行傳19章18-22節
那已經信的,多有人來承認訴說自己所行的事。平素行邪術的,也有許多人把書拿來,堆積在眾人面前焚燒。他們算計書價,便知道共合五萬塊錢。主的道大大興旺,而且得勝,就是這樣。這些事完了,保羅心裡定意經過了馬其頓、亞該亞,就往耶路撒冷去;又說:「我到了那裡以後,也必須往羅馬去看看。」於是從幫助他的人中打發提摩太、以拉都二人往馬其頓去,自己暫時等在亞細亞。
思想:
那些信了真道的人為什麼會有這些改變呢?公開再眾人面前焚燒書籍,帶來什麼意義呢?
當人面對聖靈的感動,內心最具體的反應就是坦承自己的罪過,引導他回到上帝的面前,這是聖靈的力量所帶來的。無論如何,當日發生的事,實在有助於基督徒的思想,從異教薰染中被煉淨。信徒並不是一日之間變得完美的,異教思想和純正的信徒經歷,會同時發揮勢力。總有一天,信徒會覺悟,必須承認犯罪的行徑,若能把試探的根源拔掉,正如這裡的例子,那就更好了。以弗所由保羅帶領信主的人,體會他們仍信奉的異教邪術是無用,並且是罪惡的。於是,他們把一向依附的邪術書籍和符咒秘方,公開清除燒掉。
以弗所人這類廢書具有特別神奇的地位,以致凡魔術書都被稱為「以弗所書信」呢。這堆廢物價值可不菲,相當於五萬個工人的一日工價,從這個數字也能估計到,以弗所的迷信或巫術多麼猖獗。在公眾面前焚燒書籍,是公開表明排斥書中內容的行為。保羅在以弗所的事工非常成功,神的道得勝興旺,人從巫術中得到釋放。不過,以弗所的故事卻仍未完結。
保羅不但要去耶路撒冷,更有意往羅馬去。說準確點,他想去看看羅馬,不是遊客式的「不見黃河心不息」,而是深知一生的標竿,順服父神的旨意那樣「不去不成」的催迫。當時羅馬已經有好些信徒,保羅很想去探望他們,而他去羅馬的最終目的,是想前往更遠的西班牙去。西班牙是羅馬帝國極西的疆土,保羅是為了完成往「地極」見證基督的使命。保羅的願望蒙主的允許,可是他後來去羅馬,經由一條他從來沒計劃過的道路,且是以囚犯的身分去的。保羅派兩名同工先去馬其頓,好安排他的行程。保羅並不是被底米丟及同僚用詭計趕出以弗所的,他離境的計劃早有籌算。
當復興來臨時,不只有神蹟奇事,更重要的是神的道被傳揚出去。不但傳揚出去,是大大興旺,而且得勝。神的道可以得勝世界,可以得勝仇敵,可以得勝一切黑暗權勢,因為神的道帶著屬靈的權柄能力。很多人宣講神的話語時,只是用理性的分析,用辯證法的理論,其實理性的分析一點不能叫人心折服,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,知識只是叫人自高自大而已,不但叫那些不信的人自高自大,還讓我們的心也遠離神。今天我們需要悔改,因神的道真的帶著改變生命的能力,也帶著改變社會的能力。
同心禱告
懇求聖靈復興我們,讓我們渴慕你的話語,並高舉你的名,使人的心折服,使社會、國家得以改變。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,阿們!
2025年7月17日
使徒行傳19章13-17節
那時,有幾個遊行各處、念咒趕鬼的猶太人,向那被惡鬼附的人擅自稱主耶穌的名,說:「我奉保羅所傳的耶穌敕令你們出來!」做這事的,有猶太祭司長士基瓦的七個兒子。惡鬼回答他們說:「耶穌我認識,保羅我也知道。你們卻是誰呢?」惡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們身上,勝了其中二人,制伏他們,叫他們赤著身子受了傷,從那房子裡逃出去了。凡住在以弗所的,無論是猶太人,是希臘人,都知道這事,也都懼怕;主耶穌的名從此就尊大了。
思想:
你曾經奉主的名作甚麼?你有些甚麼體會呢?
有幾個遊行各處、念咒趕鬼的猶太人,向那被惡鬼附的人擅稱主耶穌的名,他們想試探耶穌的名字有何能力。他們認為基督教也是一種宗教,耶穌是眾多偶像之一,這是極邪惡的罪;他們毫不關心神跡的掌管者或神跡的目的,只為滿足自己的情欲和好奇心,而呼叫耶穌的名字。
擅用這方法的猶太人中,有祭司長士基瓦的七個兒子。可是從來沒有一個祭司長叫做士基瓦的,他可能是大祭司家族中的一員,或許他擅取這名銜來提高身份,用來迷惑外人,正如現今有人喜歡自稱我爸是某某、又掛上甚麼「博士」「教授」等名堂一樣。當時許多人相信疾病、被鬼附,都是巫鬼的侵襲,巫術屬於正常的職業,他們相信巫術士叫出更強的鬼的名字,就能把已附身的弱鬼驅逐。可惜,他們的企圖失敗了,那人身上的惡鬼承認知道耶穌,也認識保羅是奉這名行事的人,但卻挑戰他們,質問他們有何權柄用這名字。不但如此,那人在惡鬼控制下,竟然以暴力襲擊他們,叫他們急速竄逃,狼狽得連衣服也顧不了。
這故事和其他類似的事件,流傳在猶太人和希利尼人地域,在迷信的民眾中引起恐懼,也帶來對主耶穌的稱揚。在當時的環境下,許多人被迷信箝制,基督教傳播的唯一方法,就是要彰顯出耶穌的大能,遠超過鬼魔。雖然當時因此信主的人,仍然會被昔日的迷信思想影響,教會需要花許多時日,把他們對神的觀念煉淨,清除了異教的思想模式。即使今日的教會被哲理或是引入歧途的思想,影響對神的觀念。因為這件事,福音事工在以弗所得到很大的助力。這說明了一件事:有聖靈工作的地方,邪靈的挑釁也會越強。相對的,福音的阻力越強,得到的成果也越好。因為聖靈工作,在以弗所的福音事工有很好的成果,但是接下去就知道,保羅他們又遇上了暴動。
黑暗的權勢認識誰是真正屬主耶穌的人,我們在人面前『所作』的,必須是出於我們在神面前『所是』的,才有屬靈的價值。一個真正屬靈的人,連撒但也認識他,並且懼怕他。魔鬼不但認識屬靈的實際―「耶穌我認識,保羅我也知道」,並且也能看穿屬靈的假冒―「你們卻是誰呢?」我們在屬靈的爭戰中,切忌虛假。除非我們能把基督彰顯出來,否則我們在教會中的地位就算是甚麼『長』或「領袖」,魔鬼並不怕我們。
耶穌的名何等有權柄和能力,甚至有人假冒祂的名做事,立刻就被攻擊。可見耶穌的名是至高至尊的。可惜,我們常忽略了主名的重要,「奉主名」只是禱告結尾語助詞而已。主的名非常寶貴,奉主的名向神祈求,要有真實的信心,就能帶出主的同在和醫治,也能帶來赦罪的救恩。當我們奉主名禱告,人要回轉歸向神,也能帶來合而為一的心,可見得主的名非常重要,每一次我們奉主的名禱告,都必帶來能力和結果;也要相信主所賜的權柄,主既然吩咐要奉祂的名禱告,因此每當我們奉主名禱告,天父必定垂聽。
同心禱告
主,感謝你,把你的名賞賜給我們。幫助我們懂得怎樣正確運用你的名,在屬靈的爭戰中,靠你的名來得勝。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,阿們!
2025年7月15日
使徒行傳19章8-12節
保羅進會堂,放膽講道,一連三個月,辯論神國的事,勸化眾人。後來,有些人心裡剛硬不信,在眾人面前毀謗這道,保羅就離開他們,也叫門徒與他們分離,便在推喇奴的學房天天辯論。這樣有兩年之久,叫一切住在亞細亞的,無論是猶太人,是希臘人,都聽見主的道。神藉保羅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;甚至有人從保羅身上拿手巾或圍裙放在病人身上,病就退了,惡鬼也出去了。
思想:
推喇奴的學房是甚麼地方?保羅怎樣去傳揚主的道呢?給你甚麼提醒呢?
保羅在以弗所的首階段工作,是與一小撮人相聚,教訓他們。之後,保羅開展第二階段工作,就是向整個猶太人社區傳道。當地猶太人顯然對保羅有好印象,容讓保羅在會堂講道達三個月。最後,有些不信的人反對保羅,他被迫停止會堂的工作。保羅積極地改變策略,就是將接受福音的信徒,從猶太人的會堂中帶出來,轉到「推喇奴學房」去聚會。這個學校很小,只是僅僅能容納得十幾個人的一間小屋。推喇奴的學房是推喇奴講學的地方,這裡並沒有說明「推喇奴」是指誰,或是甚麼背景,很可能是一所傳授哲學思想的場所。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說「天天」兩字,有些抄本加有「午初至申正」,即是中午11時至下後4時,在以弗所城,這段時間是休息的,因為天氣炎熱,沒有人會喜歡在這段時間上課,所以才可以騰空學房讓保羅講道。這表明這裡的人心對福音的渴望,他們喜歡聽保羅的講道,不會因為天氣悶熱而卻步。保羅在這裡的福音工作持續了兩年,福音也就是這樣子傳出去的。
保羅在以弗所這個新的據點努力傳道,一切住在四圍鄰省的人都聽見福音了。保羅可能獨自出外作工,又有同工們合力在鄰近地方傳福音。保羅第二次佈道曾短期逗留以弗所。現在是第三次旅程,他在以弗所停留約三年,用以弗所為中心,與他的同工例如以巴弗等,將福音遍傳亞西亞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裡沒有說保羅行這些奇事,卻說上帝藉著保羅的手行這些事。神叫保羅在以弗所彰顯了「非常」的能力,甚至他身上的物件都可以治病。到後期,神卻沒有讓保羅行同樣的神蹟,就是保羅的同工生病,神也沒有讓他用神蹟醫治。可見神蹟不是經常發生,也不是照著人的喜歡要有便有,而是照神的旨意施行。從保羅的事奉中,似乎看見了耶穌事奉的模式。保羅一方面在會堂和推喇奴的學房講道,一方面為病人醫治禱告。甚至有人從保羅身上拿手巾、圍裙放在病人身上,病就退了,惡鬼也被趕出去。
馬太福音講到在大使命,主吩咐門徒:「要將我所吩咐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。」馬可福音講到主的使命時,表明:「手按病人,病人就得醫治。」馬太福音強調的是傳神國的道,馬可福音強調的是手按病人,病人就得醫治。耶穌將這樣的使命傳承給我們,不但祂自己傳神國的道、醫治病人,也將這個使命交給自己的門徒。保羅領受主的使命,也承受主的能力,在他的事奉中,一方面在會堂放膽講道,另一方面靠著聖靈大能,行了非常的奇事,甚至把手巾放在病人身上也都得醫治。但是我們需要明白,醫治的主權在於神,我們的責任,乃是作順服的器皿,讓主的能力透過我們,流到別人身上。我們需要做的,就是按照神的吩咐,傳神國的道,並且按手在病人身上,相信聖靈會親自在這些人身上工作,按照神的主權來醫治、赦免。
同心禱告
主,感謝你讓保羅成為我們的榜樣,求你將權柄能力賞賜給我們,傳揚福音時,使用你的權柄能力,將人從黑暗的權勢中釋放出來,一切榮耀都歸給你。奉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