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3日
使徒行傳10章節44-48節
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,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。那些奉割禮、和彼得同來的信徒,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,就都希奇;因聽見他們說方言,稱讚神為大。於是彼得說:「這些人既受了聖靈,與我們一樣,誰能禁止用水給他們施洗呢?」就吩咐奉耶穌基督的名給他們施洗。他們又請彼得住了幾天。
思想:
這次聖靈降臨帶來甚麼改變呢?聖靈降臨跟奉耶穌基督的名施洗有甚麼關係呢?
從彼得與哥尼流的經歴,讓我們知道聖靈才是真正福音的工作者。原本彼得對外邦人有「排斥」的想法,因為聖靈的啟示,讓他知道「不可以把任何人當作不潔淨或凡俗的」,使他接受哥尼流的邀請,否則他是不會去接觸外邦人的。同樣的,在哥尼流的身上,若不是聖靈的運行,身為羅馬的軍官,怎會派人到約帕,邀請西門彼得來他的家呢?
哥尼流一家和當時聽道的外邦人,都是未受割禮的外邦信徒,五旬節聖靈降臨至此已經有十年了。彼得遵照主指示,傳福音給哥尼流和他的家人,這是教會發展的大突破。但猶太人連彼得在內,尚未預備接受另一件事,這就是聖靈能降臨在外邦人身上,就像當初降在猶太人身上一樣。這叫猶太人知道,從今以後,猶太人和外邦人同歸一靈,聖靈顯在外邦人身上的「恩賜」,和五旬節時的完全一樣,就是說方言,頌讚神的大作為。彼得講道時聖靈便降臨,沒有經過「按手」或類似的儀式,而且在受洗之前,可見無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,單憑信主便可以得著聖靈,不用人來居間,不靠其他條件。這時彼得的同伴有所參與了。
神尚且接納外邦人,教會就只有同樣接納了。洗禮是接納人成為神子民的外在表記,表明潔淨罪惡、得蒙赦免;同時,也是內裡受聖靈之洗的外在標誌。外邦人既已蒙聖靈所洗,當然就有資格接受水禮。於是彼得詢問與他同來的、代表教會的猶太信徒的意見。這裡「禁止」一字,埃提阿伯太監的故事中也用過,可能反映出洗禮中的一種慣用語。當時沒有人反對,於是彼得就吩咐替信主的人施洗,這吩咐是針對悔改的人「受洗」,也可能是吩咐在場的信徒,為他們「施洗」。要留意的就是,這裡並沒有表示哥尼流和親友們受了割禮,真正的信仰應該是超越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的,這種隔閡是來自人的傳統、地理、歷史、文化、價值觀念等等。第48節記載:「他們又要求彼得跟他們一起多住幾天。」我們不要小看這句話,必須將這句話比較前面28節,彼得親自對哥尼流話:「猶太人是不許跟異族人密切來的。」對照起來就很清楚,原來猶太人不准與外邦人來往,雖然像哥尼流這樣在信仰上敬虔,又愛猶太人的羅馬軍官,仍然是猶太人列為拒絕來往的對象。但彼得因為有上帝的特別啟示,他不但來到哥尼流的家,並且住在那裡,跟他們一起吃飯、生活。這件事很快就傳揚出去,且是傳到了耶路撒冷教會的信徒們。
使徒行傳是要告訴我們,初期教會之所以能發展出來,更在殘酷的迫害下,福音還能夠外傳到外邦地區去,是因為聖靈的工作,並非靠誰有這樣的能力,也不是哪些人比較屬靈!真正的工作者就是上帝本身,祂在彼得的身上作工,原因是彼得願意接受上帝的靈與他同工;祂也在哥尼流身上作工,因為哥尼流是一為敬虔、敬畏上帝的人。
同心禱告
主,你是樂意將聖靈賜給那尋求你的人,你說凡尋求的就給他們,祈求的就讓他們得著。主啊!我願意與聖靈同工,作你合用的器皿,求主幫助。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,阿們!
2025年4月1日
使徒行傳10章節34-43節
彼得就開口說:「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。原來,各國中那敬畏主、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。神藉著耶穌基督(他是萬有的主)傳和平的福音,將這道賜給以色列人。這話在約翰宣傳洗禮以後,從加利利起,傳遍了猶太。神怎樣以聖靈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穌,這都是你們知道的。他周流四方,行善事,醫好凡被魔鬼壓制的人,因為神與他同在。他在猶太人之地,並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事,有我們作見證。他們竟把他掛在木頭上殺了。第三日,神叫他復活,顯現出來;不是顯現給眾人看,乃是顯現給神預先所揀選為他作見證的人看,就是我們這些在他從死裡復活以後和他同吃同喝的人。他吩咐我們傳道給眾人,證明他是神所立定的,要作審判活人、死人的主。眾先知也為他作見證說:『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。』」
思想:
彼得分享的福音信息有甚麼重點?對於「神是不偏待人」,你有甚麼體驗呢?
彼得現在確實知道「神是不偏待人」,上帝對所有人都平等看待。這實在是很大的突破,猶太人相信只有自己才是上帝所愛的,如今彼得勇敢地表明:神接納一切敬畏祂,又行公義的人,不分種族,神並不看人的情面。
神不偏待人,一方面惡人不能指望神在審判時會偏袒他們;另一方面,沒有一個人需要擔心神會偏心,而不接納他。神揀選以色列人,純粹是出於祂的心意,絲毫不是因為他們有何善德。人若敬畏神,行義,就蒙悅納。但這並非表示,人可以靠行為,在耶穌基督的代贖以外得救,而是基於祂的死和復活,凡是願意接受,又承認自己有需要的人,都可以有份於這福音。若果哥尼流說:「我的善行足以賺取神的悅納,不需要福音。」這樣,不用說,他必不蒙神接納。
這福音並不只局限於猶太人中,雖然是賜給以色列人,卻是為萬民的,因為,正如彼得加強語氣的表明:耶穌,這位平安的主,是萬有的主。這段彼得介紹的耶穌基督的信息,幾乎就是馬可福音所記載,關於耶穌基督福音的基本架構;例如一、施洗約翰的事,二、聖靈在耶穌基督身上作工,三、耶穌基督走遍加利利各地傳福音、醫病趕鬼,四、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,和他被釘十字架,五、復活和顯現,六、傳揚福音,並見證耶穌基督就是救主,七、信靠耶穌基督的人,罪可得赦免。彼得向敬虔的羅馬軍官哥尼流介紹耶穌基督,就是這樣的一位救主。彼得都沒有提及猶太人歷史的故事,跟他在耶路撒冷聖殿對猶太人所見證的以色列歷史截然不同。
對耶穌在猶太人手下受死,彼得似乎只輕描淡寫地帶過,重點放在舊約早已預言這件事--「掛在木頭上」顯然是申命記廿一章22、23節的迴響。這位被猶太人釘十字架的耶穌,神卻叫祂第三天從死裡復活了。然後,神讓一些特選的見證人目睹祂的復活,他們要向許多未能見主的人作見證。耶穌復活以後,吩咐門徒傳道給眾人(指猶太人),信息包括證明耶穌是神所立的,要作審判活人死人的主。
哥尼流和他的親屬密友們,聽到這些信息,會有甚麼反應呢?我們下回再分解….
同心禱告
主,因你是受膏者也是死裡復活的救主,更是審判活人死人的主。求聖靈引導,好讓我們都領受明白你的慈愛,歸向你。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,阿們!
2025年3月29日
使徒行傳10章節24-33節
又次日,他們進入該撒利亞,哥尼流已經請了他的親屬密友等候他們。彼得一進去,哥尼流就迎接他,俯伏在他腳前拜他。彼得卻拉他,說:「你起來,我也是人。」彼得和他說著話進去,見有好些人在那裡聚集,就對他們說:「你們知道,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,但神已經指示我,無論甚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。所以我被請的時候,就不推辭而來。現在請問:你們叫我來有甚麼意思呢?」哥尼流說:「前四天,這個時候,我在家中守著申初的禱告,忽然有一個人穿著光明的衣裳,站在我面前,說:『哥尼流,你的禱告已蒙垂聽,你的賙濟達到神面前已蒙記念了。你當打發人往約帕去,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,他住在海邊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裡。』所以我立時打發人去請你。你來了很好;現今我們都在神面前,要聽主所吩咐你的一切話。」
思想:
從彼得和哥尼流的互動中,你看到神在不同的人生命中的工作嗎?聽到這句「你的禱告已蒙垂聽,你的賙濟達到神面前已蒙記念了」,給你甚麼感受呢?
彼得和一些約帕的信徒動身到該撒利亞去,與彼得同去的有六個人,後來他們成為整件事的見證人,當時他們可能只是為好奇而去。這一行人走了一天才到該撒利亞,哥尼流必定對西門彼得以及這個傳遍各地的新宗教略有所知,所以他招聚了家人朋友來聽彼得的話。
當哥尼流看見彼得時,馬上就俯伏在他腳前拜他,彼得連忙扶他起來,對哥尼流說:「請起來,我自己也是人。」這是多麼重要的一句話!基督教的信仰告訴我們:我們應該敬拜的是神,不是人!從這句話中想像得到,當時的人流傳有關彼得的事蹟,可能已經有人把彼得神化了,否則哥尼流不會俯伏在彼得腳前拜他。這個世界所以出問題,往往就是握有權力的人,把自己神化了,不但把自己當作神,也要求人把他看成是神一樣地敬拜、事奉,這些人神化了自己,很容易輕視別人。彼得很清楚自己是甚麼角色:「我自己也是人。」這種清楚自己角色的信仰態度,是非常重要的。
彼得親自解釋為甚麼會隨著哥尼流的僕人到該撒利亞來,是因為上帝指示他「不要把任何人當作不潔淨或凡俗的」。在上帝的創造中,所有受造物都是好的,會有好壞的區別,是人的價值觀念所造成的結果。猶太人就是把自己當作聖潔的族群,自視為神聖上帝的選民,其他族群都是不潔淨的。因此,上帝用這種方式提醒他竹們要排除這樣的看法。
哥尼流邀請彼得來的主要目地就是要聽彼得講福音,雖然哥尼流還沒有聽過耶穌基督的事,但是,他清楚知道上帝的啟示,必定是透過彼得傳出信息。上帝揀選人、差遣人,就是為了要傳達祂的話語。我們從哥尼流表現,看到非常重要的信仰態度,不僅僅是他自己要聽上帝藉彼得所傳的信息,哥尼流還邀請他的親朋好友在家裡等待,要讓他的親朋好友一起分享上帝的話語,這是非常重要的信仰表現--好信息應該是要分享給大家的,並不是要隱藏的。
哥尼流和彼得的會面,讓人感受到上帝的引導何等奇妙。他們並不知道彼此會面有甚麼特別意義,只是等候上帝個別的顯明。在彼得還沒想通那異象時,他已經朝哥尼流家的方向去。在見面時,彼得領悟了神的心意。透過彼得的領悟,神的啟示藉著他向哥尼流打開了:神總有祂的計畫和安排,有祂的時刻。神的啟示,人難以測度,卻是奇妙無比。
過去彼得受猶太歷史與文化影響,也依族群、文化而將人劃分為外邦人和神的百姓:神的百姓是高貴的,外邦人是愚昧悖逆、不配與神交往的。彼得藉著安靜、禱告預備自己,等候那啟示的降臨。在遇見哥尼流的那一刻,他終於打破長久以來受束縛的傳統觀念,領悟到神的眼光與他所看的不同,打破了他對上帝的想像和外邦人想像,原來「敬畏神、行為正直的人」乃是上帝悅納人的標準。
這是何等的印證,神同時給哥尼流和彼得異象,密切連結在一起。有時事情發生本身就是個神蹟,若只有彼得單方面有此異象,當彼得去哥尼流家時,哥尼流也不知道彼得來要做甚麼;若只有哥尼流自己見異象,當他派人去請彼得的時候,彼得必定會拒絕。但神在兩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異象,按照他們的需要教導引導他們,神永遠是行神蹟了而且不誤事,「異象」可以改變我們的生命,「異象」也可以使神的計畫得以成全。神透過不同的管道把這樣的異象向人顯明,對哥尼流來說,神差派天使來向他顯現,對彼得來講,是聖靈本身來引導他。
同心禱告
主啊!願祢使我的眼光明亮,打破我個人的傳統岐見,以祢的心為心,憑祢所賜的智慧去認識他人。奉耶穌的名祈求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