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3日
使徒行传18章5-8节
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的时候,保罗为道迫切,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。他们既抗拒、毁谤,保罗就抖著衣裳,说:「你们的罪(原文是血)归到你们自己头上,与我无干(原文是我却干净)。从今以后,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。」於是离开那里,到了一个人的家中;这人名叫提多犹士都,是敬拜神的,他的家靠近会堂。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,还有许多哥林多人听了,就相信受洗。
思想:
保罗为道迫切的榜样提醒我们一些甚么重要的功课呢?他热切的事奉带来甚么果效呢?
保罗的同工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了,他们可能把马其顿人的金钱资助带来,信徒供应足够了,保罗在哥林多不用分心织帐棚自养,可以全时间作宣教工夫,不单在安息日了。保罗就专心传道,为道迫切--「迫切」这个动词原文是未完成式,表示继续不断的行动。
传道工夫加强,就有果子,但也遭到犹太人反对(也许出於嫉忌),他们的话,在信徒眼光看来是属於亵渎性的,於是保罗就离开会堂,但也尽量表明他们拒绝福音的严重后果。保罗抖落衣裳的尘埃,表示相交的关系已决绝,这是他先前也作过的举动。这举动本来是犹太人向外邦人作的,现在的含意就是说在宣教士的眼中,拒绝福音的人,就与外邦人无异,在神真子民中无份。若犹太人发现自己真的被弃绝了,是他们自取其咎,保罗已经忠心传讲了福音真理,他们的反应,责任不在他身上。从此以后,保罗可以理直气壮放下他们,转向外邦人(包括归化者),传讲福音,。
第七、八节给我们很好的资料,就是保罗开始家庭聚会,不再是会堂。聚会的地方就是提多犹士都的家,保罗也住在这个家。这地方就在会堂的隔壁,似乎对那些习惯到会堂去的人来说,可以很方便寻找保罗。可能因为这种方便,会堂的主管基利司布和他的全家人,后来都信了耶稣基督,并且受洗。可能犹太人的会堂主管和他的家人,都受洗归信基督,对保罗来说有特别的意义,因此,他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,提起接受他洗礼的人,特别说到基利司布和他的家人,其他的人倒是都忘记了。
保罗一路事奉,真是起伏不定。第十六章里,他在监狱里大大得胜,一出监就被人请出城。第十七章他到帖撒罗尼迦,被人指责是搅乱天下的,被赶到到庇哩亚,那里的人倒很欢迎他,天天查考圣经,保罗的心就很快慰。但不久他又被帖撒罗尼迦人逼迫,同工团队被拆散,保罗只身一人到雅典,看见那里的人拜偶像,心里著急。他进入雅典的市场与各学派学者辩论,有人讥笑他,有人接受主。第十八章,保罗来到哥林多城,又遭到犹太人极大的抗拒,甚至保罗都要抖著衣服对他们说,你们的罪归到你们身上,与我无干。保罗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,他的害怕乃是因为工作没甚么果效,接二连三被人拒绝,那时的沮丧和低沈可想而知。但感谢神,虽是起伏波浪的最低点,但也是下一波涨潮的起点,因为主清楚知道要带领他的仆人往哪里去。
作神的器皿,要学习仰望等候的功课。多少时候,我们急著希望神要在这里工作、在那里工作;神要在这个人身上工作、在那个人身上工作;希望神要这样做、那样做。其实,神比我们更清楚怎样做,他是永不误事的真神。他知道我们的需要,一定会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刻为我们开路,让我们单单来相信、依靠他。
同心祷告
主,感谢你,虽然我们有时遇到挫折,但你仍让我们看见你正在工作和引导,使我们安然交托仰望,求你让我们的重新得力。奉耶稣得胜的名祷告,阿们!
2025年7月1日
使徒行传18章1-4节
这事以后,保罗离了雅典,来到哥林多。遇见一个犹太人,名叫亚居拉,他生在本都;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,新近带著妻百基拉,从意大利来。保罗就投奔了他们。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。保罗因与他们同业,就和他们同住做工。每逢安息日,保罗在会堂里辩论,劝化犹太人和希腊人。
思想:
一个献身传道的人,他最为需要的是甚么呢?岂不就是好的同工伙伴吗?你是谁的好的同工、好伙伴呢?
保罗从学术之城的雅典,来到这个商业大都会哥林多,所见气氛大大不同,这里庙宇林立,信仰混杂。保罗到了哥林多,大得鼓励。首先,他遇到一对信主的夫妻,亚居拉和百基拉。亚居拉原籍本都,却是罗马居民,罗马皇帝革老丢在主后49年曾经下旨,命犹太人离开罗马,亚居拉夫妇与保罗同往以弗所,后来又回到罗马,他们的家是信徒时常聚会的地方。
保罗家乡所在地基利家省,以产毛织帐篷、地毡、窗帘及斗篷等闻名。犹太人的律法教师必须义务服务公众,因此必须有一门养生的手艺。保罗自幼学习织造羊毛,现在与亚居拉夫妇同住,一同以制造帐棚为业。犹太人的传统,不仅要给后代留下传统或遗产,还要给后代传授一项技艺,以维持生计。保罗制造帐棚为业,他从未认为用双手劳动是卑贱的,认为靠辛勤得到饮食是理所当然的,要感谢著领受。尽管保罗有权接受他自己建立的教会为他提供生活资金,但为不使信徒感到接受福音是「受累」,就宁愿自己劳苦忙碌。传道者不被生计左右,热衷於使命,必能带来极大的影响。保罗除了信徒自发、真诚的帮助,从不接受别人的资助。保罗与亚居拉百基拉同住,与他们一起工作,供应自己的需要,又可享受信徒相交之乐。同时,开始了传道的工夫,亚居拉百基拉也自然同工了。如往常一样,保罗利用会堂的集会,为基督的道理分辩。这次在犹太人和参加会堂的外邦人中,布道的工作相当成功。
神为保罗预备了同工,亚居拉和百基拉为平信徒,又是制造帐棚为业。神的国度不但需要全职事奉的人,更需要带职事奉的人,所以千万不要轻看自己的地位,神的计划要透过你,将他的爱传给周围的人。百基拉和亚居拉是平信徒事奉最好的榜样。这对夫妇排名也很有意思,永远是百基拉先、亚居拉后。这对姊妹而言,是很好的榜样,应当起来事奉,不要小看自己。事实上在现今世代,神要兴起姊妹来事奉,所以不要胆怯,要勇敢事奉神。
好的福音同工,能帮助传道者建立坚定的献身传道使命感。如果要认真分析保罗为甚么会这样尽心、尽力投入福音事工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就是他遇到许多很好的福音工作伙伴。他最先遇到一位好的伙伴—巴拿巴,后来,与西拉有很好的合作,又遇到提摩太、路加,现在他在哥林多城,遇到了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妻。正如保罗写给罗马教会的书信中提到,这对夫妻确实在他的传道工作中有美好的配搭。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,就是因为遇到这些非常好的传福音同工,令到保罗遇到迫害、阻挡、毁谤时,依旧能坚持信念,在福音事工上勇往直前。换句话说,这些福音事工的搭档,是保罗在献身传道的使命上,坚定的背后主力。
同心祷告
主啊,感谢你不断带领我们前进,也为我们预备了许多好同工。让我们珍惜每个与人同工的机会,也让我成为别人的好同工,让主的荣耀透过美好的配搭显明出来。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!
2025年6月28日
使徒行传17章29-34节
我们既是神所生的,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、心思所雕刻的金、银、石。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,神并不监察,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。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,要藉著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,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,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。」众人听见从死里复活的话,就有讥诮他的;又有人说:「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!」於是保罗从他们当中出去了。但有几个人贴近他,信了主,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,并一个妇人,名叫大马哩,还有别人一同信从。
思想:
保罗的信息重点是甚么?不同的人对这信息的不同反应,给你甚么感受呢?
保罗用最简单的方式,使雅典人明白,真正的神是创造生命的神,他将会对一切受造的人发出审判,因此,人要悔改,才能在上帝审判中,领受生命复活的恩典。这恩典是在信靠耶稣基督里面得到的。保罗逼切呼唤他们悔改,因为神已定了审判世界的日子。这审判是公义的,要藉「他所设立的人」来执行。这说法相当特别,因为通常会强调审判者的威荣,这样表达,是要引入下一句,说明审判已是确凿、无可变更的事实:审判者已经委任好了,他已藉神从死里复活了。
保罗证明耶稣是被立的审判者,耶稣复活带来了新的身份,被高举为主,因此有审判权柄。保罗这些话触动了听者的讥诮,希腊人虽然相信灵魂不死,但是他们拒绝接受肉身的复活,他们觉得肉身是属世罪恶的。对外邦人来说,不单十字架是愚拙的,复活也是愚拙的。
保罗回答了许多人常问的三大问题:第一个问题,人从哪里来?第二个问题,人在这里做甚么?第三,人往哪里去?首先,保罗确切地说,神从一本造出万族,换句话说,人是神所创造的,人不是由猴子猿人变的。其次,人在这里做甚么?保罗说我们的年限与疆界,都是神设定的,我们的生活、动作、存留都在乎他。神真是赋予生命意义的主,我们在地上生活的目的,就是要荣耀他。第三,我们到底要往哪里去?保罗清楚地说,将来有一天要面对审判,耶稣就是那将来要审判的主。你我都要站在审判台前,圣经清楚告诉我们,信耶稣的要得永生,不信的要承受永远的灭亡。
「审判和复活」是基督教信息非常重要的内涵。我们确信有审判,审判的主权不在人自己,而在上帝。复活乃是上帝最奇妙的创造和神迹,在耶稣基督的身上,我们看见生命的希望—复活。保罗的生命改变,就是因为看见复活的耶稣基督。因此,复活乃是在告诉我们:生命会改变,从死亡当中重新开始,可以超越死亡,可以胜过死的威胁。而这种复活的力量,不是来自人的思维,更不是来自人的作为,乃是来自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救赎。
同心祷告
主,求你感动众人敞开心来领受,确认你是我们的创造主。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,让众人回转归向你,经历你的真实。奉耶稣的名祈求,阿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