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3日
一起經過 使徒行傳129
使徒行傳24章22-27節
腓力斯本是詳細曉得這道,就支吾他們說:「且等千夫長呂西亞下來,我要審斷你們的事。」於是吩咐百夫長看守保羅,並且寬待他,也不攔阻他的親友來供給他。過了幾天,腓力斯和他夫人─猶太的女子土西拉─一同來到,就叫了保羅來,聽他講論信基督耶穌的道。保羅講論公義、節制,和將來的審判。腓力斯甚覺恐懼,說:「你暫且去吧,等我得便再叫你來。」腓力斯又指望保羅送他銀錢,所以屢次叫他來,和他談論。過了兩年,波求•非斯都接了腓力斯的任;腓力斯要討猶太人的喜歡,就留保羅在監裡。
思想:
保羅的信息包含公義、節制和將來的審判,這是否你所認識的信仰?你聽到了,有甚麼感覺呢?
聽到保羅的辯護之後,腓力斯的回應就是把案件押後,原因是:腓力斯宣佈要等呂西亞進一步的報告,他對巡撫的疑問,必能作更詳盡的事態分析。另一個押後的原因,是他本是詳細曉得這道的。腓力斯從何認識這道,不得而知,可能從他的猶太裔妻子那裡知道有關基督的信仰。於是,腓力斯想藉此機會叫保羅來,聽他講論信基督耶穌的道。
保羅特別把信息的焦點放在節制和將來的審判上。保羅期望了解腓力斯夫婦對福音的態度,若他們是真正渴慕福音,就不可能被淺薄的理解蒙蔽,更不可能軟禁福音見證者。其實腓力斯夫婦並非想把耶穌的真理作為生活的中心,只為滿足理性好奇心。保羅提醒腓力斯夫婦的敗壞生活,對腓力斯的暴政,可能也有委婉的警告。腓力斯夫婦聽了保羅的講道,可能受到了一些刺激,甚覺恐懼,對保羅說:「你暫且去吧,等我得便再叫你來。」然後再也沒有聽下去了。另一方面,腓力斯暗示保羅,期望得到賄賂求釋放,羅馬巡撫有權處置這樣未確定的案件。可是保羅沒有供給他甚麼利益,屢次談論都沒有結果。
日子就這樣過去了,保羅並未得釋放。照法律,未判罪而拘留最長不可超過兩年。這裡說「過了兩年」,指出保羅本應獲釋,但腓力斯卸任前卻留他在監裡,是不合法的。羅馬巡撫離職之前,當然該清理積壓的案件才是,但腓力斯必然不想觸犯猶太人,他若釋放保羅,會使自己更加不受歡迎,更會招致被控告上羅馬去,這個可能就是他一直不對保羅採取行動的背後主要因由。他對這個不受歡迎的人物,施以稍為不合法的措施,為的是討猶太人的歡心。
腓力斯明知道保羅是被陷害的,卻遲遲不做判決,目的只為了討好猶太人。他寬待保羅目的只是「盼望保羅送錢給他」,完全顯露他的腐敗。當保羅講到神的公義、節制和將來的審判時,腓力斯深覺恐懼,他可以因懼怕產生敬畏的心,悔改歸向神,也可以掩耳不聽拒絕神;可惜他選擇了退避,所以對保羅說你暫且去吧,等我得便再叫你來。
很多人對福音的態度也是如此,面對世界的潮流,明明知道帶來的結果是虛空,其實連非基督徒都知道這個道理,但是許多人活在地上只追求物質。以為物質能滿足自己的需要,連基督徒也不例外。為甚麼會如此?是因為心裡的懼怕,懼怕若不按照世界的潮流,就不能夠成功;若不按照世界的潮流,就不能夠生存。所以雖然明知道神的道路是好的、寶貴的,但我們還是走不上去,就因為存著恐懼的心。
同心禱告:
主,感謝你,雖然世界潮流帶來極大的試探和恐懼,但你是賜平安的神,能夠除去我心中的恐懼,我願意信靠順服你。奉耶穌得勝的名求,阿們!
2025年9月11日
一起經過 使徒行傳128
使徒行傳24章10-21節
巡撫點頭叫保羅說話。他就說:「我知道你在這國裡斷事多年,所以我樂意為自己分訴。你查問就可以知道,從我上耶路撒冷禮拜到今日不過有十二天。他們並沒有看見我在殿裡,或是在會堂裡,或是在城裡,和人辯論,聳動眾人。他們現在所告我的事並不能對你證實了。但有一件事,我向你承認,就是他們所稱為異端的道,我正按著那道事奉我祖宗的神,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書上一切所記載的,並且靠著神,盼望死人,無論善惡,都要復活,就是他們自己也有這個盼望。我因此自己勉勵,對神對人,常存無虧的良心。過了幾年,我帶著賙濟本國的捐項和供獻的物上去。正獻的時候,他們看見我在殿裡已經潔淨了,並沒有聚眾,也沒有吵嚷,惟有幾個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。他們若有告我的事,就應當到你面前來告我。即或不然,這些人若看出我站在公會前,有妄為的地方,他們自己也可以說明。縱然有,也不過一句話,就是我站在他們中間大聲說:『我今日在你們面前受審,是為死人復活的道理。』」
思想:
我的信仰見證能否將福音傳開?檢視自己,在上帝和人面前是否站立得穩?
這段經文是保羅答辯的內容,他針對律師帖土羅的指控提出反證。提到他從回到耶路撒冷到現在,被捕移送總共「十二天」,再扣除第1節所說的等待開庭就用去五天,在耶路撒冷城的時間只不過七天而已。在這麼短的時間裡,他能煽動甚麼人或多少人呢?更何況那七天還包括保羅在耶路撒冷聖殿守潔淨禮的時間,這可以由聖殿的祭司處得到查證。更重要的是,保羅到耶路撒冷聖殿去,是依照猶太律法規定去獻潔淨禮,而不是、也沒有跟人家辯論。
保羅提出真正問題的核心--乃是承認自己所信的,就是這些人控告他的所謂「異端」,猶太人宗教領袖們所謂的「異端」,其實保羅和他們同樣確信同一位上帝,跟他們的祖先(指亞伯拉罕)立約的上帝,以及舊約所啟示的上帝。當這些猶太人宗教領袖指控保羅是信奉「異端」,保羅的回答是:「我所敬拜的上帝,跟他們敬拜的上帝;我所用的聖經,跟他們用的完全一樣!」
保羅表明自己一直保持著「清白的良心」,所謂「清白的良心」,乃是沒有撒謊、詭詐、欺騙的念頭。每個人都要面對上帝的審判,除非他不相信有上帝,相信有上帝的人,必定知道最終要面對審判人心的上帝。因此,這些人是不會想欺騙人,或是存著詭計去陷害別人的。保羅說「常常勉勵自己,在上帝和人面前,常保持著清白的良心」,這正是今天的信徒最需要努力學習的功課。然後,保羅為自己被捕受審作出辯解,他特別提到自己在聖殿中只有行潔淨禮,並沒有不軌的行為。其實,這件事可以從耶路撒冷聖殿的祭司處找到證據,因為他在聖殿獻祭時,必定有祭司在旁協助獻祭的事宜,他不可能自己動手做獻祭的工作,這一點是非常清楚的。
保羅真正重要的辯護,也是他之所以被控告的主要原因,就是保羅提到「盼望死人復活」的問題,這盼望也存在猶太人的信仰裡。事實上保羅很清楚知道,那些人是因為他在傳揚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才告他的,並不是他們不相信有復活的事,因為猶太人大部分都相信死人會復活。他們拒絕保羅傳講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,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就是釘死耶穌基督的人,如果同意基督復活的信息,等於承認他們做了最不應該做的事,將上帝所差遣來的救贖主殺了,因此,他們絕不接受保羅的信息!他們可以接受死人復活的事,但絕不能接受耶穌基督復活。
保羅面對的這場審判,可說是人性虛偽、扭曲與貪心的現形記。保羅不但沒被陰險的指控擊倒,反而滿有智慧地從敵對者的思維中找到弱點,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保羅滿有智慧的回應,也給我們重要的提醒,我們有沒有保羅那樣滿有智慧和信心,去見證基督、傳揚福音呢?
同心禱告
主上帝,謝謝祢藉著保羅的信仰經歷激勵我,求祢幫助我在信仰上保持良心,好能在祢與眾人面前站立得穩,使我的服事充滿果效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。
2025年9月9日
一起經過 使徒行傳127
使徒行傳24章1-9節
過了五天,大祭司亞拿尼亞同幾個長老,和一個辯士帖土羅下來,向巡撫控告保羅。保羅被提了來,帖土羅就告他說:「腓力斯大人,我們因你得以大享太平,並且這一國的弊病,因著你的先見得以更正了;我們隨時隨地滿心感謝不盡。惟恐多說,你嫌煩絮,只求你寬容聽我們說幾句話。我們看這個人,如同瘟疫一般,是鼓動普天下眾猶太人生亂的,又是拿撒勒教黨裡的一個頭目,連聖殿他也想要污穢;我們把他捉住了。(有古卷加:要按我們的律法審問,不料千夫長呂西亞前來,甚是強橫,從我們手中把他奪去,吩咐告他的人到你這裡來。)你自己究問他,就可以知道我們告他的一切事了。」眾猶太人也隨著告他說:「事情誠然是這樣。」
思想:
在別人的眼中,我對信仰的態度是怎樣的呢?是否榮耀上帝的名呢?
大祭司亞拿尼亞親自帶隊,可見控告保羅的案子,在猶太人最高當局的眼中,是非常重要的事件,否則他們不會由大祭司親自出庭。保羅被提了來(這是正確的法律辭句),辯士(即是律師)帖土羅就替猶太人發言。講辭中佔了一半篇幅的開場白,竟是為討巡撫歡心而奉承一番,他頌揚腓力斯帶來通省的太平,又推行革新。不錯,羅馬政府的銀幣中,的確有這樣的宣稱,但其實只是宣傳而已,實際上,腓力斯的政績充滿動亂不安,羅馬和猶太人的關係也日益破裂,無論如何,帖土羅是按他的職責發言,同時也為攻擊保羅鋪路,說他搞亂羅馬太平。這位律師控告保羅:「如同瘟疫一般,是鼓動普天下眾猶太人生亂的,又是拿撒勒教黨裏的一個頭目。」其實非常有意思。
「製造亂事」,原本的意思是指「瘟疫」,也就是傳染的速度相當快且廣泛,也有「暴亂」的意思。這樣說來,帖土羅控告保羅的是,保羅在猶太人之間製造的暴亂,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,就像瘟疫一般。再說保羅是「拿撒勒教派的一個頭目」,這就很有意思了。這句話基本上指出當時的基督教會,在猶太人的眼中乃是一個新的宗教團體,他們把基督徒看成是「拿撒勒教」的信徒。耶穌被稱為「拿撒勒人耶穌」,因為最早期歸信主基督的人多是拿撒勒人,因此被猶太人統稱他們作「拿撒勒教黨」。耶穌是被巡撫彼拉多以『猶太人的王』之罪名處死的,所以祂的黨羽很容易被視為反叛份子,『拿撒勒教黨』這名稱含有被人輕蔑的意思。
宗教常會利用屬地的權勢,來阻撓基督福音的傳播。主的見證人被視如「瘟疫一般」;是的,我們若忠心為主傳福音,對人群社會必致產生重大的影響,傳染性又強,蔓延又快,在仇視福音者的眼中,簡直如同瘟疫一般。福音的來到,乃是要在我們的心中、家庭、社會,建立一個新的關係、新的秩序;真是一個天翻地覆的改變。所以從這方面的意義來看,信徒應當發揮「鼓動普天下…人生亂」的作用。
不過真正控告保羅的罪名應該是指控他「連聖殿也要褻瀆」,這才是他們的重點。對猶太人來說,再也沒有甚麼事比維護耶路撒冷聖殿的權威、神聖更重要了。雖然他們提出控罪似乎是相當嚴重,但並沒有證據足以證明他們的控告是真的。
當時猶太教的人由大祭司和長老帶領,包括律師,到該撒利亞來控告保羅。身為羅馬公民,若是要定他的罪,必須要有正式的審判過程。神給保羅一個非常特別的身份來做宣教的工作,就是羅馬公民的身份。若是他沒有羅馬公民的身份,早就被人打死。因著這樣的身份,若要定他的罪,必須經過法庭審判。一方面是公平的系統,一方面也是神為他預備的保護。神的揀選早在人被造以前,甚至在我們還在母胎裡,神就認識我們,我們一生都在神手中,不要埋怨你生命的過程,每個過程都是為下一步神的帶領鋪路。
另一方面,神給的位份也是「機會」。在以斯帖記中,末底改對以斯帖說:「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,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?」每個位份都是一個機會,這個身份也可以是個見証神的機會?所以需要明白,你不只在工作、賺錢、養家活口而已,神給你機會,能夠在擴展神國度的事上有份。
從屬靈的角度來講,我們巴不得福音的傳揚,能像屬靈的瘟疫,廣泛地傳出去,我們需要有保羅那種靈力與生命的火。火是不能隱藏的,一個人心中有火時,是不能隱藏的,別人都知道他裡面的火。而且火是會蔓延的,火勢一發不可收拾。在傳福音的事工上,真的需要求神給我們像保羅那樣的火。
同心禱告
主,感謝你,我們生命中的每個位份都是你賜給我們的機會,求主開我們的眼睛,看見你所預備的機會,也給我們勇敢的心,抓住機會為你作榮美的見證。奉耶穌的名祈求,阿們!